物流部 028-84824403
客服部 028-85987760
可跑放养鸡订购电话:
400—0000—563

 

 
新闻动态


 首页 > 新闻动态


[技术交流]当前四川放养鸡生产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

 近两年来,四川省放养鸡产业不断扩大,持续升温,放养鸡已形成了稳定的消费市场和消费群体。需要指出的是,放养鸡生产是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过渡的一种养殖方式,其生产利用良好的生态环境,实施科学规范的饲养管理和卫生保健等措施,为消费者提供了安全无公害的产品,因此放养鸡生产应以不破坏放养场地生态系统为前提。为了使我省放养鸡生产实现规范化并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,我们在省内不同生态区域开展了为期一年的调查研究,在此基础上提出以下几个应引起重视的问题。

1 选址与布局

场区布局应科学、合理、实用,原则是在满足卫生防疫等条件下,建筑紧凑,在节约土地、满足当前生产需要的同时,综合考虑将来扩建和改建的可能性。鸡场可分成管理区、生产区和隔离区,并根据地形、地势和风向确定房舍和设施的相对位置,各功能区应界限分明,联系方便。

管理区设在场区常年风向上风处及地势较高处,主要包括办公设施及与外界接触密切的生产辅助设施,设主大门、消毒池和更衣消毒室。生产区主要包括育雏舍和放养鸡舍,育雏场应与放养区严格分开,它们之间的距离在1 000 m以上,生产区设大门、消毒池和更衣消毒室。放养区四周设围栏,围网使用铁丝网或尼龙网,高度不低于1.5 m。隔离区设在场区下风向处及地势较低处,主要包括兽医室、隔离鸡舍等。为防止相互污染,与外界接触要有专门的道路相通。场区内设净道和脏道,脏道与后门相连,两者严格分开,不得交叉、混用。

2 品种选择

品种选择是放养鸡生产的关键。鸡的品种应选择适应性强、抗病力强的符合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》的畜禽品种配套系、地方遗传资源及国家批准引进的优良品种。饲养者应根据当地及周边市场对鸡的体型、外貌特征的要求,确定合适的品种进行饲养,同时雏鸡应来自具有《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》和《动物防疫合格证》的健康无污染的父母代种鸡场,经过产地检疫,持有效检疫合格证明,符合畜禽产地检疫规范的标准要求。放养鸡品种一般以地方鸡种及培育的优质肉鸡品种为主,我省及西南地区市场接受度较高的品种主要有青脚麻鸡及乌皮麻鸡,如大恒优质肉鸡、四川山地乌骨鸡等。

3 放养舍建设

放养鸡舍可分为永久性鸡舍和移动式鸡舍。永久性鸡舍要求防暑保温,背风向阳,光照充足,排列均匀,便于卫生防疫,面积按每平方米养8~10只鸡搭建,每个鸡舍容纳成年鸡500~1000只,内设栖息架,棚内及周围按每50只设1个饲料槽,每30只设1个饮水器;移动鸡舍要求能挡风,不漏雨,不积水即可,材料、形式和规格因地制宜,不拘一格,但需避风、向阳、防水,地势较高,面积按每平方米养8~10只鸡搭建,每个鸡舍容纳成年鸡100~150只,多点设棚,内设栖息架,棚内及周围按每50只设1个饲料槽,每30只设1个饮水器。

4 放养时间的选择

雏鸡脱温后,一般要4周龄之后,白天气温不低于l5℃时开始放养,气温低的季节,40~50日龄再放养。

四川省气候区域性、复杂性特征突出,气候类型多,山地气候垂直变化大,季风气候明显,季节气候有鲜明的区域特色。根据水、热条件和光照条件的差异,我省可分为四川盆地中亚热带气候区、川西北高原高山高寒气候区以及川西南山地热带半湿润区三大部分。

4.1 四川盆地 四川盆地4月平均气温15℃~19℃,建议在4月-10月放养,11月至次年3月则采用舍内养殖为主、放牧为辅的饲养方式。

4.2 川西北高原:川西北高原气候区年平均气温<8°C,4月平均气温5℃~10℃,7月平均气温10℃~15℃,10月平均气温5℃左右,建议6月底到7月放养至11月,其他月份采用舍内养殖为主、放牧为辅的饲养方式。

4.3 川西南山地:川西南山地年平均气温谷地15℃~20℃,山地5℃~15℃。4月平均气温10℃~24℃,7月平均气温15℃~26℃,10月平均气温10℃~20℃,建议3月至11月放养,其他月份采用舍内养殖为主、放牧为辅的饲养方式。

5 放养密度与轮牧

放养应坚持“宜稀不宜密”的原则。根据林地、果园、草场、农田等不同饲养环境条件,其放养的适宜规模和密度也有所不同。各种饲养场所每批鸡饲养采用全进全出制,一般一年饲养2批次,根据土壤畜禽粪尿(氮元素)承载能力及生态平衡,在不施加化肥的情况下,不同放养场地饲养规模与密度分别为:

5.1 阔叶林:承载能力为134只/亩/年,每年饲养2批,密度为每批不超过67只/亩。

5.2 针叶林:承载能力为60只/亩/年,每年饲养2批,密度为每批不超过30只/亩。

5.3 竹林:承载能力为130只/亩/年,每年饲养2批,密度为每批不超过65只/亩。

5.4 果园:承载能力为88只/亩/年,每年饲养2批,密度为每批不超过44只/亩。

5.5 草地:承载能力为50只/亩/年,每年饲养2批,密度为每批不超过25只/亩。

5.6 山坡、灌木丛:承载能力为80只/亩/年,每年饲养2批,密度为每批不超过40只/亩。

实行分区轮牧放养,林地、果园3~5亩划为一个放养区,山坡、草地5亩以上划为一个放养区,每个放养区用围墙、尼龙网或铁丝网等隔开。根据饲养数量及当地放养条件决定各个放养区轮流放养的时间,可采用一个小区放牧一批鸡后,空置2~3个月再次使用。

6 补饲及饲料搭配

补料是为补充野外自由觅食的不足,应根据鸡的日龄、生长发育、林地草地类型、天气情况决定补料次数、时间、营养及补料量。放养早期多采用营养全面的饲料,以保障鸡群的健康生长。补料应定时定量,不可随意改动,这样可增强鸡的条件反射,夏秋季可以少补,春冬季可多补一些,每天早晨、傍晚补料各1次,补料量为:31日龄~60日龄,每天每只补60克左右;61龄~120日龄,每天每只补料80~110克;1 20日龄后每天每只补料120克左右。

31日龄~60日龄:建议用中鸡饲料加10%~40%的玉米、豆饼、稻谷、麦子和糠麸等;60日龄后:每天喂一次大鸡全价料加40%~70%玉米、豆饼、稻谷、麦子和糠麸类原粮,全价料比例随日龄增加而减少;100日龄后,全部使用玉米、豆饼、稻谷、麦子和糠麸类原粮加适量矿物粉及维生素,并适当补饲青饲料;上市之前须有1~2周的育肥期,主要以玉米进行饲喂,增加肌肉脂肪含量。

7 疫病控制与预防

放养鸡疫病控制和预防是整个生产环节的重中之重,生产中应遵循“预防为主、防治结合、防重于治”的基本方针。一是注意放养场地的选址与布局,二是注重科学养殖并加强饲养管理,三是在饲养过程中应该做好疾病预防工作,除搞好新城疫、禽流感、鸡白痢等疾病防治外,必须重视球虫病、鸡痘等寄生虫病的防治。同时养殖户应与当地动物疫病预防单位加强联系,进行禽流感等疫病的定期免疫和检测,做到严格预防、主动检测,保证鸡群健康成长,为消费者提供健康、安全的优质产品。